“七五”普法全面实施以来,南昌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关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打造法治江西“首善之区”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法治文化建设“三大工程”,着力培育激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活力,努力实现法治文化建设的阵地化、惠民化、特色化,大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描绘新时代南昌市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文/首席记者淦丹丹
学生参观南昌市法治文化公园(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打造一批“升级版”宣传设施
法治文化阵地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场所。南昌市坚持以“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总目标,落实经费、人力、制度三项保障,推动实现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等大型法治文化设施县区全覆盖和法治宣传栏(橱窗)等小微型法治文化设施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我们高效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域覆盖,还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精细管理。”据介绍,在“六五”普法期间建成9个县(区)级法治文化公园(广场)的基础上,近两年来,南昌市相继建成了1个市级法治文化公园、14个县(区)级法治文化公园(广场)、235个基层单位法治文化阵地、5个“共享法律云服务亭”以及覆盖城乡四级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还建成了47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有2个基地获评第一批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同时,南昌对已建成的法治文化设施适时更换宣传内容,替换破损设施,增设功能模块,并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此,南昌市普法办专门出台了乡镇(街道)、村(社区)普法工作“五个有”标准(即:有普法阵地、有普法队伍、有普法台账、有普法活动、有普法制品),并通过开展专项督查确保“五个有”标准落实到位。
此外,南昌市着力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宣传实效,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场所,开展大型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南昌市普法办组织开展了两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评选命名活动,共评选命名出27个“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其中2个法治文化阵地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同时,将评选命名的基地制作成“VR”形式供广大群众网上参观游览。
创作一批高质量法治宣传作品
南昌市普法工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分类分层次开展普法活动,构建以民为本、全民参与的法治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建设利民惠民为民导向作用。
今年,南昌市创作并公演全省首部普法儿童情景剧——《不要当坏蛋》,不仅收获了小朋友的喜爱,更取得了良好的普法示范效应。近年来,南昌市扎实开展法治文化精品创作活动,把法治元素植入各类文化艺术表现形态,让法治内容呈现在戏剧、文学作品、微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当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法治宣传作品。此外,建立健全“洪城法韵”法治文艺作品库,已收录优秀法治微电影微视频110余部,法治书法作品120余幅,法治征文和普法调研文章1350余篇。
自2017年起,南昌市普法办和市法学会联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法治大讲堂”法治宣讲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应。目前,全市共建有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法治大讲堂”2380余个。
此外,南昌市还结合普法“节点”,在全市上下先后组织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灾减灾、禁毒宣传、宪法宣传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影响广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各县区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针对各类人群对法律知识的不同需求,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菜单式”普法,共开展了“百千万普法惠民活动”、“送法下乡”、送法进军营、进校园、进基层单位等活动约2300余场(次)。
锻造一批特色法治文化品牌
南昌坚持法治文化建设思路理念的创新运用和方式方法的融合发展,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打造亮点、锻造品牌,大力唱响南昌普法好声音,传播南昌普法新形象,铸就南昌普法“金名片”。
不到一个月时间,“洪城说法”普法官方抖音号已吸粉过万,抖音普法短视频总点击量已超120万次。南昌在持续做实做优传统普法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智慧普法”计划,大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展法治宣传新形式,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南昌法治文化新品牌。 据悉,目前,南昌已举办两届AR形式“学法达人勇闯关”微信法律知识竞赛,参赛用户超25万。创新组建“VR游南昌法治文化阵地集群”,依托“南昌掌上12348”微信平台,展示VR形式法治文化阵地15个。在全省率先引进AI法律咨询机器人参与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还举办三届全市普法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并在微博、微信、网站上展播获奖普法微电影微视频43部。
南昌积极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开展多领域、全时空普法,营造全民学法浓厚氛围。今年9月,南昌还开通了全省首列“宪法宣传号”地铁专列,专列面向乘客宣传我国现行宪法主要内容,展示20幅古今中外法治名言书法作品,并在地铁电视循环播放宪法公益广告片和宪法宣传微视频,提升了宪法宣传的文化品位,使宪法更贴近群众需求,更好地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乘坐地铁学宪法成为南昌市民的新时尚。
此外,南昌还推动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在立法、执法、司法实践中规范有序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科学立法、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以案释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此,南昌市普法办组建南昌市法治宣传教育案例库,并选取库中案例,编印《守法保平安》《法治润洪城》等“以案释法”系列普法读本,已免费向市民群众发放80余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