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胡云涛 巫峰冠 记者 黄志良
30多年从警生涯,他见证了交警队伍的成长、发展和逐步壮大,把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在于都这片红土地上,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奋战在交通管理这条战线。从一名普通民警,到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教导员,一路征程。特别是走上交管领导岗位后,他积极作为,从自身做起,强化队伍建设,狠抓队伍管理,为织牢于都道路顺畅、通达、有序、安全的交通网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位长征出发地走出的资深交警,不忘初心使命,以自身的实干、坚守、坚韧谱写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本色进行曲。他,就是于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教导员黄小康。
黄小康到群众家走访
红军后代
致力建设红色警队
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为人豪爽,跟黄小康接触过两次,这是他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人们的常规印象里,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导员,常常给人“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脸谱化印象。但是,在于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熟悉黄小康的人都知道,其实,黄小康“严肃”的表象下,埋藏的是一颗 “婆心”。
“黄教既不失严肃严谨,也不乏生动色彩。”该大队一位跟黄小康共事多年的民警告诉记者,每当民警工作遇到困难或有畏难情绪的时候,他总是会来句玩笑话:“你属驴的?倔得不爱动脑筋想办法了,我可是牵驴的。”
作为主抓队伍建设的教导员,工作中,黄小康把制度化管理和加强民警培训教育、消除不良倾向等日常工作贯穿到实际。
于都是革命老区,黄小康的爷爷就是当年的一名红军战士,不幸牺牲在了长征途中。
作为长征出发地,近年来,于都每年都要迎接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人流车流汇聚,交管工作日渐繁重。黄小康总是和所有基层民警一样,深入一线,检查各路段勤务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做好人员警力的指挥调度,发现异常迅速发出工作指令和安排。
2019年5月,一次大型交通保畅工作后,连日来的连轴转工作强度让50多岁的他显得非常疲惫,眼圈发黑成了“熊猫眼”。“干部干部,先干一步。”黄小康说,“我身上流淌的是红军的血液,作为红军后代,我深感骄傲荣光,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大、更重。”
着眼大局
推进规范化建设
2017年,是赣州市全市公安系统中队规范化建设关键一年。为迅速落实上级各项有关工作要求,于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以黄麟中队为示范单位,打造了中队规范化建设示范基地,树立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作为大队教导员,黄小康着眼队伍建设大局,抓好中队硬件设施的完善工作,严格按照中队规范化建设要求,落实“五小工程”,办公区、生活区环境整洁。分别在5个农村中队新添了电脑、办公桌、床、书桌等办公设备及生活设施;为中队民警配备齐全了对讲机、执法记录仪、反光背心、出勤警用皮带等单警装备;购买了警车,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成效,把办公、生活环境以及执法装备配备纳入了中队规范化建设范畴。
同时,他狠抓软件完善和建设工作,落实目标管理,牢固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理念和身边榜样标杆,以先进带动后进,以标杆带动整体,形成了各中队争先创优良好工作局面。
在全市中队规范化建设评比中,于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黄麟中队获得一级中队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此外,该大队罗坳中队获得全市二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罗坳中队中队长刘珍还代表中队在赣州市作了事迹发言。
“中队规范化建设,标志着交管工作朝更加规范化、成效化方向迈进了一步,对完善今后队伍管理、争先创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黄小康说道。
以身作则
高效率管理队伍
队伍建设和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主抓队伍建设的班子领导。黄小康认为,及时了解队伍动态、化解不利因素,确保队伍健康稳定发展是关键。因此,如何高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成为管理队伍的有效机制,这是黄小康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每位民(辅)警都必须置身在制度的框架内,没有特殊,我也一样。”黄小康如是说。
近年来,围绕队伍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要求和民警工作纪律相关规定,黄小康总是第一个认真履行执行。在警容风纪上,一身警服穿在他身上显得异常干净整洁,威严又不失几分儒雅,每天上班总是提前10多分钟到办公室。
就算工作再繁忙,不定期到各科室、中队检查日常工作动态成了他给自己的规定动作。“实地检查和了解,才能够了解和掌握民警工作状态,每位党员干部首先必须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起到表率引领作用。”在一次例行工作检查时,黄小康对一位科室负责人这样说。
“当甩手掌柜,工作不实际不深入,靠看文件安排部署工作是一种官僚作风,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起到表率作用?队伍的”精、气、神“怎么能够体现?工作效率又如何上得去?”对于大队工作作风,黄小康总是“逢会必说、逢检必讲”。
对作风不实、阳奉阴违的行为,他则严格执行工作纪律,铁面无私。“一个苹果的腐烂,首先是从内部开始的,外表再光鲜也失去了本质作用。”在黄小康的严格监督和纪律执行下,于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违规违纪、工作不实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体现出了他依法依规管理队伍的高效。
平日生活
他是幽默“老大哥”
工作中,黄小康于人于己都要求严格。对于一些工作作风不实或者交办工作没有做好的民警,黄小康会直言指出。
虽然工作中严厉,但在于都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却没有人“讨厌”黄小康。因为,“严格”只是他的一方面,除此之外,私下里,黄小康也不乏几分“柔”和“情”。
黄小康说,有几次,针对有些民(辅)警迟到、交付的工作以各种理由推脱,他严肃批评了几个人。但是,批评过后,为了让民(辅)警不气馁,保持干劲,他往往会再次找到当事民(辅)警谈心。“人没有十全十美,难免会犯错误,管理队伍是一门艺术,应给予其纠错的空间,能够意识到并及时改正,还是好同志。”
“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黄小康在工作中的严格要求,并没有让民警们对他敬而远之。反而,往往因为他能直指自身缺点,有时候又能换位思考以心相交,民警们对他都充满了尊敬。
“有人情味,日常生活中,经常像一个长辈一样,关心我们的成长,是个好领导。”在大队民警黄珊珊眼中,黄小康是一个既威严又不失人情味的领导。黄珊珊告诉记者,私下里,黄小康是一位幽默的“老大哥”,和他一起共事,总能充满乐趣。
据了解,黄小康是当地有名的好儿子、好丈夫。“家是每个人的港湾,正确处理好工作、家庭关系,秉承中国优良传统,是我们都应学会和掌握的一门工作、生活的‘艺术’。”黄小康说话总是喜欢用“艺术”来形容某种能力。其实,众所周知,在他轻松说出“艺术”二字的背后, 是几十年从警生涯中严于律己不断积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