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消防员给居民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我刚从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巡查回来,今天上午巡查过程中未发现异常。我们要实现的最大目标是确保瑶里古镇‘零火灾’。”11月19日,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施权说。
瑶里素有“瓷茶之乡”的美誉,徽派建筑成群,现存240多栋保存完整的木质结构明清古建筑。作为瑶里古镇守卫者,施权带领几名队员驻扎于此,守护古镇的安全。
◎文/图 胡榕 记者彭博
消防巡查除隐患
施权所在的瑶里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成立于2015年,这是全国第十支文物消防专职队,主要担负宏毅祠、陈毅旧居、程家祠堂3处文物保护单位、240多栋明清历史建筑以及周边辖区防火灭火、应急救援任务。
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屋顶、房梁等都是木质的,防火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2015年夏季的一场大火,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让二三栋明清古建筑毁于一旦。瑶里镇距离浮梁县城近50公里,消防车正常行驶需要一个小时。为缩短时间,当地政府决定成立一支政府专职消防队。施权说:“火灾发生时我就在现场,当时我和村民一同从河里取水灭火,但火势太大,大火把老房子烧没了。得知政府招消防员,我这个退伍老兵,立刻响应号召报了名。”
政府专职消防队成立后,施权和队友每日开展消防巡查,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做好登记工作,并查看文物建筑内部的消防器材,检查其性能是否正常。对于20个区域、8个重点、2辆消防车、8台手抬机动消防泵、6台移动式高压细水雾、6把推车式干粉灭火器、94个室内消火栓、800具干粉灭火器的位置,队员们都熟记于心。
“智慧消防”提效率
2019年11月28日,瑶里改编旧址文物消防工程竣工。1台集中报警控制器、3台区域报警控制器、70个吸气式感烟采样点、243个点型感烟探测器、23个图像型火灾探测器遍布瑶里古镇。运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加精细化、系统化的“智慧消防”系统于2019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2019年11月16日,正处于测试阶段的“智慧消防”系统监测到瑶里镇北边的鸬鹚坞山场出现起火现象,5名消防员带领十几名消防志愿者立即奔赴起火点处置。政府专职消防队接收到“智慧消防”系统传来的现场图像后,根据“智慧消防”系统对人员、车辆、装备、水源的智能化规划,立即开展灭火行动,以最快的速度处置了火灾,让火灾未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浮梁县消防救援大队参谋范思强表示:“安装‘智慧消防’系统之后,我们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监控图像观测到现场的情况,根据系统智能化调度,以最快的速度开展火灾扑救工作,提升灭火效率。”
防火宣传不松懈
每逢节假日,前往瑶里古镇旅游的游客都很多。施权带领队员在景区内成立了3处流动消防宣传服务站,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分发消防宣传单,讲解消防救援知识,做好消防科普工作。
让队员张玮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执勤是今年国庆期间举办的《浮瑶映月》瓷茶水陆体验秀,上万名游客漫步于“瓷源茶乡,诗画浮梁”的夜色仙境中。为保障“瑶里之美”顺利绽放,瑶里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对20组超大彩灯一一进行检查,确保无火灾隐患。张玮表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我们每天6时30分就起床执勤,直到23时30分结束。在巡查间隙,我们驻守在流动消防宣传服务站,向游客们宣讲消防救援知识。”
日常训练强技能
瑶里古镇的房屋间距比较小,大型消防车无法通行,日常奔跑训练十分重要,队员们沿着古镇小道负重跑5公里,通过每天的例行训练,提升防火灭火、应急救援能力。
今年7月,浮梁县瑶里镇遭遇洪涝,地势低洼的七八户居民房屋被淹。危急时刻,政府专职消防队挺身而出,3个小时内完成群众、财产转移。洪水退去后,队员们还前往受灾群众家,帮忙清理淤泥。
浮梁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甘清华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的管理,促进队员们身体素质和消防技能双提升。同时,将对消防装备进行精细化管理,携手相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确保辖区内‘零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