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雪琳 记者陈佳报道:近年来,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为积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之势。该院成立了江西省首家以“诉源治理”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萍乡市安源区法之初志愿者协会,形成“源头预防为主、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兜底”的新型解决纠纷模式。自2020年4月协会成立以来,该院将180余起物业纠纷矛盾化解在源头,该类案件受理率较前一年下降52.27%。
●以数据为蓝本明确需求
安源区法院时刻紧盯民生司法需求,以近年来民事案件受理数据为蓝本,第一时间发现群众关心、常见、困惑的法律问题,组织志愿者主动进小区、进楼栋、进项目、进企业,运用法治方式解决纷争、规范社会行为。
通过分析发现,标的额小、案情简单、涉群体广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上升趋势明显,遂选定“物业”法律主题,先后组织50余名志愿者分三次深入不同社区就当前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现场答疑、座谈沟通、法治宣传等活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将矛盾化解在最源头。
●以情理为基础搭建桥梁
“我们追索物业费,正在拟起诉状,你们一来,为我们与业主搭建起沟通平台,矛盾当场化解,省时省力……”某物业公司经理向志愿者说道。
在沟通座谈会上,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管理范围、收费标准等争议颇多,物业公司亦是一肚子苦水,双方矛盾较为激烈,化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志愿者采取“背靠背”方式,结合前期问卷、现场摸底,深入掌握双方诉求,发现症结点,找到切入点,从物业公司管理职责及服务理念到业主合法权益维护途径等多维度分析明理。最终,促使双方相互谅解。
●以科技为引领提升质效
为落实便民、利民、惠民的司法新理念,该院以科技为引领,积极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优化远程音视频调解线上服务,践行“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的初心。
该协会志愿者充分发挥前期化解工作经验优势,对于物业案件由该协会一站式接收,志愿者在线一揽子集中批量调处。由多元化解e平台专员与当事人确定在线调解时间并指导进入云会议平台,通过音视频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诉前。
●以法律为依据做好预防
为妥善处理涉群体广泛的物业纠纷案件,充分发挥群体性纠纷示范调判机制作用,该协会总结案件经验,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进一步规范辖区内物业企业服务行为的司法建议书;向群众发放《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典型案例30例》《业主维权小贴士》等宣传册,以案释法,增强物业公司、业主的法律知识及案件预判能力,以法律为依据,通过“微服务”疏通基层社会的“毛细血管”,改革基层社会“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