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张浩 记者周浔
“一个小手术,做了三四次,拖了3个月还没弄好,你说说谁受得了!”2月8日,在九江市柴桑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门口,胡女士郁闷地说道。当天上午,新法制报社记者跟随她一起参与了这起医患纠纷的调处过程。
纠纷调解现场
●现场调解暖人心
“我是柴桑区司法局的赵曦,担任本次调解的调解员。现在法院、检察院、司法部门、卫计委等相关部门人员和律师都在场,你们可以陈述自己的诉求,我们将公平公正进行调解。”9时30分,柴桑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内,一桌人围坐在一起。
去年10月,胡女士因为肛肠不适,前往柴桑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前后四次处理,胡女士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治。今年1月,胡女士转院至九江市中医院后,身体状况才有所好转。
胡女士认为,在柴桑区中医院数次治疗未果不仅耽误了身体的康复,还对其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在调解现场,胡女士的丈夫情绪激动,要求柴桑区中医院赔偿。
“此前,我们接到胡女士反映的情况后,也进行了调查。确定医生没有违规行为。”医方代表对胡女士和家属的质疑进行了回复。
以上是柴桑区多元调解服务中心近期参与一起纠纷调解的现场。“今年我们已经成功调解了5起矛盾纠纷,涉及工伤、农民工工资、交通事故赔偿等。”该中心负责人高年友告诉记者。
●尽量节前调解好矛盾
自去年9月底运行以来,该中心实行“8+X”模式,纪委监委、区委政法委、检察院、法院、司法、信访、妇联、工会等8家单位常驻,联合涉及调解事项的行政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受理调解矛盾纠纷。
“受理之后我们就会联合职能部门一起,召集律师进行研判,分析求助者诉求是否合理,寻找调解的突破口,在72小时内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解。”最近一段时间,高年友特别忙碌,“昨天从9时一直到18时许,我们没有休息,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农民工工资的纠纷”。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小有名气’。中心除了常驻的8个部门,还聘请了一些常年从事相关行业、退休的资深法律专家,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还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老百姓遇到问题有了解决通道。”趁着调解的间隙,高年友又拿出一份受理材料,“下午还有一起纠纷调解。马上过年了,我们想尽量在春节前把矛盾都调解好,让大家过个舒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