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疫”,助力复工复产。5月5日10时,一场以“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正式直播开课,此次直播活动系第696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由新法制报、江西省律师协会、南昌市青山湖区普法办、青山湖区司法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法学会联合主办。活动邀请了江西道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省律协知识产权专委会委员李剑授课,通过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详细阐述个人和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义务和责任,并就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做好复工复产提供专业意见。
◎文/图 记者方维芳
线上防疫释“法”
以案释法详解疫情防控责任
个人复工复产需要注意什么事项、企业复工需要采取什么措施……5月5日10时,一堂精彩的法治之约准时在“云”上“屏对屏”,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李剑在直播中对个人和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直播内容精炼且实用性很强,收获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疫情防控不松懈,配合防疫措施人人有责。但仍有个别人心存侥幸,动了歪心思。”李剑从近期公布的典型案例入手,以案说法为大家讲解个人在疫情防控中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5月1日18时许,蔡某海与其子蔡某隆两人为躲避防疫检查,在明知进入南昌市安义县需要提前报备及核酸检测的情况下,不但未提前向所在社区报备,蔡某海还将其子藏匿在汽车后备厢,企图蒙混过关,被安义县昌铜高速石鼻收费口查验服务点防疫工作人员当场发现,随即两人被检测点民警控制,并立即移交安义县公安局石鼻派出所调查处理,公安部门对二人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4月28日,一女子在吉安西站将“黄码”偷换为“绿码”,企图进站乘车,被执勤民警当场查获。目前,该女子被警方行政处罚并被隔离管控。
“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政策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可能要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李剑介绍,任何个人违反相关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同时,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违反该条规定的法定义务,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按照不同情节,可处以警告、罚款、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李剑介绍。
疫情防控不力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将追刑责
“疫情防控期间的普法宣传确实非常重要,那么,个人在疫情防控中要遵守哪些规定?”直播中,不时有网友提出问题,李剑及时进行互动。
“疫情防控期间,个人要履行四大义务。”李剑介绍,首先是如实报告义务,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与此同时,个人还有紧急自救义务;服从指挥、积极防疫义务以及接受预防、控制措施的义务。
“所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企业存在的可能引发疫情风险事件的问题,防止因疫情产生的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李剑解释,同样,企业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对疫情突发事件,任何企业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企业还应配合政府做好对本企业员工的疫情监控及核酸检测工作,做好办公场所的日常消杀工作等。
“如果企业面对疫情防控不力将面临什么处罚?”直播中,不少企业负责人来到新法制报直播间打卡。李剑介绍,企业面对疫情防控不力可能被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执照,并处5万~20万元罚款。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可能会面临5~10日治安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小企业可享政策扶持“大礼包”
“当前,南昌市的疫情基本稳定,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作为企业,我们积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但企业确实也遭受了经济损失,能介绍一下企业享有的权利吗?”江西一家企业负责人留言。
“简单来说,在疫情防控中,企业享有防疫物资保障的权利;因疫情防控产生损失的补偿权利;合同履约过程中因疫情不可抗力的违约责任豁免权利以及政府政策和税收优惠扶持的权利。”李剑介绍,“我省推出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
该政策总共28条,既有普惠性扶持措施,包括减费、降税、缓缴住房公积金、减免租金、缓缴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等,同时,针对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业;文化旅游业;交通物流业;工业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还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
李剑介绍,对餐饮住宿行业的企业在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企业锅炉、锅炉水(介)质等检验检测费用。对受疫情影响缴纳水、气费用有困难的餐饮、住宿业企业、个体工商户不停水、不停气,免收在疫情影响期间产生的欠费违约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零售企业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的相关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文化旅游业扶持措施包括旅行社可按规定申请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住宿、会议、餐饮等采购;推动落实省内带薪休假和开展省内疗养,鼓励各级学校、教育机构在省内开展研学活动。
交通物流业方面,2022年暂停航空和铁路运输企业分支机构预缴增值税,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地铁、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对重点城区、交通枢纽核心区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外卖等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鼓励物流园区、仓储设施运营方适度减免疫情防控期间租金等费用。
企业复工复产有哪些防疫要求?
就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企业复工复产,李剑分别从个人和企业层面给出了专业的意见。
李剑建议,在复工复产中,个人要严格落实政府各项疫情防控政策要求,针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来往记录的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或社区进行报备,并进行配合隔离。严格做好每日核酸检测和扫码测温登记,确保绝对安全。上班期间,时刻戴好口罩并定期更换,勤洗手勤通风、少接触少聚集。另外,要禁止线下召开人数较多的会议,严格控制会议人数。
企业要承担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制定企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建立由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等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组,责任到人、措施到人。同时,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日常预防控制,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做好工作环境及周边区域预防性消毒工作。
李剑介绍,复工复产企业原则上要实施封闭式管理,建立临时隔离观察室,落实人员进出体温检测等制度。生产区域、作业场所、办公区域等功能性单元要尽量独立,有条件的企业要采取封闭管理。统筹做好相关领域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此外,还应建立全员健康监测制度,加强企业环境整治与消毒。李剑称,企业应特别注意要减少人员聚集性活动,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灵活多变的错时上班和分时就餐制度,采取分时、分段上班,严格厨师健康检查,采取分时就餐、分散就餐和餐食打包等方式,防范员工因工作、就餐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同时严禁在企业内举行各种形式的聚餐活动。企业还应落实员工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密切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消除和减少疫情带来的恐慌及心理伤害,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律师的建议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给我们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南。”不少企业相关人员表示,短短40分钟的直播干货满满,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