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江西各地消防救援队伍根据国家减灾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紧扣“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主题,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部署开展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组织消防基本技能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等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萍乡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牵手红领巾”队站开放活动
线上普及消防知识
近日,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收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火灾事故,制作一批主题突出、易于传播的火灾警示教育片。目前,已制作完成《遗憾的焊》《温暖的杀手》《夺命蚊香》等11部警示教育片,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引发百万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还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高频次开展消防安全大提示行动,普及火灾防范和火场逃生自救知识。同时,精心策划《消防小实验安全大科普》《玩转国家级消防科普馆》《沉浸式疏散逃生大演练》等群众喜欢看、能受益的消防主题直播活动,打造一批直播主题品牌,切实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另外,组织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人民群众参与“全民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在线学习,参加网络防灾减灾知识答题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学安全”的浓厚氛围。
线下开展疏散演练
5月4日10时40分,新余市江西工程学院警报声响起,学生们纷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弯腰,从指定逃生路线迅速撤离,其他教师按照疏散预案要求,在指定位置积极做好指引、疏导工作。
“原以为疏散演练就是组织大家弯腰下个楼,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技巧和学问。”该校李同学说,通过参加疏散演练活动,他和同学收获很大。
据了解,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积极督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公众应急避险意识,提高单位风险化解能力。
除了应急疏散演练,各地消防救援部门还对生产经营租住自建房、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场所人员开展消防基本技能培训。
据了解,省消防救援总队从2018年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4年培训“准消防员”194万余名。截至目前,“准消防员”参与或独立处置的火灾占全省火灾总警情的23.8%,打早灭小控初起效果显著。
家门口学消防知识
5月9日,莲花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开展消防站开放活动,小精灵幼儿园城厢分园30余名师生走进“红门”,参观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救援人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消防车、空气呼吸器、消防战斗服等消防器材装备,并当场演示了消防装备器材操作方法。面对这些新奇的消防装备,小朋友们充满了兴趣,有些还亲自试穿消防灭火防护服。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全省各地消防救援站、城市小型消防站、乡镇政府专职队站和各类消防科普场馆按防控要求进行对外开放或“云”开放,科学设置开放内容。
在都昌县,300余名广电“小记者”走进县消防救援大队参观体验,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在龙虎山风景区,50余名师生走进上清小型消防救援站,很多学生体验变身“小小消防员”;乐安县消防救援大队邀请乐安县第四小学42名师生参观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直观的互动体验,让孩子学会基本消防安全常识……截至目前,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省共开放消防队站500余次,吸引了上万名群众近距离感受、接触、了解消防。
◎文/图 李柴薇 记者胡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