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左雪纯 全媒体记者王白如)为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建立健全源头治理防范整治机制,坚持打早打小,宜丰县人民法院强化政治担当,精心组织实施,通过整合力量和个案施策,以情系黄丝带为工作抓手,全方位阻断黑恶势力向未成年人渗透、传递,消灭黑恶犯罪的萌芽。
播下法治“种子”
“我通过今天的法治课了解了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黑恶势力现象以及涉及校园违法的校园贷、霸凌、敲诈勒索等黑恶势力性质行为。”宜丰中学一名高一学生说道。
2022年3月22日,宜丰法院法治副校长走进宜丰中学开展扫黑除恶法治教育主题讲座,列举了近年来扫黑除恶方面的典型案例,通过现场讲解和互动问答形式,增强了学生对校园霸凌、黑恶势力的预防和打击意识。
宜丰法院紧紧围绕“院校共建、法治同行”的总体工作思路,主动加强与县教体局对接沟通,联合出台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与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形成常态化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精准规划教育方案。通过每周一课的“青春伴法行守护少年的你”普法课堂,该院向宜丰全县师生详细解读反有组织犯罪法、《关于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意见》等,以真实案例说法,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
此外,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2022年9月1日,宜丰法院联合团县委、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校园“红色法治代言人”招募活动,来自27所学校的30名同学被聘任为校园“红色法治代言人”。2022年,宜丰法院与学校共联合开展普法活动30余场,覆盖学生近万人。
“这些少年就像幼苗,如果你伸手去扶一下,也许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有些事,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宜丰法院少年法庭黄桂芬法官表示。
共绘护未“同心圆”
“对我县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存在的一些漏洞,我们在加强扫黑除恶宣传、反诈宣传及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毒品安全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具体工作,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切实督促了整改,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宜丰县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
为从源头防治未成年人参与黑恶犯罪,宜丰法院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衔接,针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涉未成年人监管漏洞,及时制发司法建议。2022年,宜丰法院围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向教育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份,做到及时排除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追踪问效力度,主动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了常态化双向配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通报反馈,形成打击合力,发出的司法建议回复率及整改率实现100%。
亲职教育筑牢家庭防线
在一起聚众斗殴案中,未成年人杜某因交友不当,受朋友影响出于义气一时冲动而实施犯罪行为被宜丰法院判处刑罚。法官在审理中了解到杜某是单亲家庭,其母亲平时忙于工作而对其疏于照顾。
为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结合该案犯罪手段及反有组织犯罪法相关规定,宜丰法院法官多次开展了亲职教育及判后回访工作,及时了解涉罪错未成年人的生活、工作及思想动态,鼓励其以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开始新的生活,并与其母亲展开深入交流。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之际,法官再次就孩子教育关爱问题与杜某母亲进行交谈,其母亲承诺将尽最大努力关心孩子成长,让其远离曾经的“朋友圈”。
“感谢法官对他的鼓励与帮助,我也会履行好监护职责,引导他积极生活,不再走错路。”判后回访中,罪错未成年人家属向法官表示感谢。
针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涉罪未成年人监护人,宜丰法院积极开展亲职教育,推进回访帮扶工作。同时为筑牢家庭防线,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改变不当的教养方式,及时挽救和修复亲情,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意识,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2022年,宜丰法院共开展亲职教育6次,发出家庭教育令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