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全域送达一体机(图/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讯 (胡菡菡 邓汝琴 全媒体记者王白如)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顺应司法改革形势,传承发展“安源裁判委员会”的红色司法优良传统,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在诉讼服务工作中的全面应用,打造集“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全力打通服务大局、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指尖立案
安源法院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全面实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当事人只需通过江西法院审判综合服务平台或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根据提示填写、上传资料,即可完成初步立案。
同时,该院安排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专员进行线上立案资料审查,接听诉讼服务热线电话,指导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对材料不符合要求、资料不齐全的案件,通过微信、电话等告知当事人。
立案成功后,当事人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方式详细了解案件的后续进展情况,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跑出立案加速度。
据统计,2022年以来,该院审核通过网上立案案件2000余件。
智能解纷
该院始终将非诉讼机制挺在前面,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空间壁垒,进一步拓展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打造现场与远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诉讼服务体系。
当事人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等即可连线调解员,在线表达自身意愿,参与诉讼调解,在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后,调解员将调解协议推送至当事人的电脑或手机,当事人确认无误后,即可线上签署调解协议,完成调解。
线上调解不仅可节约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还可有效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当下。2022年以来,该院通过音视频方式调解纠纷2000余件。
电子送达
为有效破解法院送达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难题,该院大力推行电子送达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法律文书线上送达“零距离”。办案法官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需求,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通过电子送达方式接收法律文书,减少当事人往返法院的次数。
送达人员将当事人的送达信息填写完整并发送后,当事人即可收到带有相关文书链接的短信,点击短信链接并输入验证码,即可实时查看、下载电子文书。电子文书成功送达后,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将自动生成送达回证,实现送达工作“全程留痕、实时留证”。
此外,该院上线全域送达一体机,当事人如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到达审理法院领取法律文书,可凭身份证通过该设备自助签收、打印本人在全省范围内所涉案件的送达文书,签收后自动生成电子送达回执,可大大提高送达效率,满足当事人多元化送达需求,进一步节约司法资源,实现跨区域、跨层级精准送达。2022年以来,该院使用电子送达的诉讼案件达4000余件,电子送达率近90%。
安源法院将进一步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及应用,创新工作举措,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智能的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