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信平向大会作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图/曹永斌)
1月12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代院长傅信平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江西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奋力开创全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春华秋实,江西法院用五年的时间,向人民群众交出了这张答卷。本报特邀省政协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易有禄;省政协委员、省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徐英荣;省人大代表,江西豫章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徐一新对报告进行解读。
◎文/全媒体记者 王白如 陆文青
“数”读报告
五年来,全省法院受理案件3611251件,结案3584928件,较上五年上升108.93%和110.26%。
全面准确贯彻实施民法典,审结涉及教育、就业、医疗、消费、社会保障等案件171511件。
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深化府院联动机制,推进“僵尸企业”出清,结案1340件。加大金融审判力度,审结金融纠纷案件374669件。
实现绝大多数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网上立案360454件,网上开庭464258次,建成在线调解平台,在线解纷295977件。
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受理执行案件1190314件,执结1187960件,执行到位金额2858.62亿元。
案件审理
5年来,全省法院受理案件3611251件,结案3584928件,较上五年上升108.93%和110.26%。省法院受理案件34680件,结案33138件,较上五年上升157.02%和150.61%。
2022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892062件,结案866983件,同比上升12.73%和13.96%。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9142件,结案7585件,同比上升21.71%和12.39%。
解读
徐英荣:面对过去五年案件数量年均增长超13%的办案压力,江西法院干警始终把守护司法公正、提升案件质效放在首位,一审服判息诉率稳中有进,2022年达92.77%,居全国法院第4位,得到了当事人的广泛认可。省法院坚持把更多的资源配源给基层,有力保障了执法办案。
营商环境
聚焦双“一号工程”,制定“1+1+4”实施方案,保障锂电头部企业等重大项目落地发展。
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深化府院联动机制,推进“僵尸企业”出清,加大市场要素释放,结案1340件,盘活土地19094.5亩、房产409万平方米。
加大金融审判力度,审结金融纠纷案件374669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解读
易有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江西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加强府院联动,出台一揽子司法举措,精准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让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重获新生,促进各类社会资源充分流转、高效配置。“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关乎营商环境”是江西法院服务保障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生动写照。
知识产权
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8161件。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推动设立南昌、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确定12个集中管辖基层法院,设立21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畅通司法保护渠道。
坚持“严保护”,深化“快保护”,融入“大保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7289件,避免权利人“赢了官司、丢了市场”。
解读
徐一新:近年来,江西法院树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加大对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力度,规制数字赋能行业中“傍名牌”“搭便车”的行为,保障平台经济充分、公平竞争,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司法为民
加强家事审判工作,建立76个家事审判庭或合议庭,审结婚姻家事案件242145件。注重劳动权益保障,推进“法院+人社+工会”对接模式,化解劳动争议37033件。强化房地产审判工作,出台规范开发商逾期交房、办证违约责任纠纷审判指引,审结涉房地产案件69206件。及时调处物业纠纷,推动在每个设区市设立专门法庭,化解物业纠纷111258件。
解读
徐一新:江西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强化民生权益保障,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1年,江西法院成立了赣法民意中心,首创民意工单回访系统。目前中心已点对点办理各类诉求132万余个。这一做法不仅提升了法院的办事效率,还显著增强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少年审判
全面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推进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建设,挂牌成立117个少年法庭,实现三级法院少年审判组织全覆盖。
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审结案件4444件。
解读
徐一新:江西法院实现三级法院少年审判组织全覆盖,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2018年以来,全省未成年人犯罪保持低位运行态势。
执行质效
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受理执行案件1190314件,执结1187960件,执行到位金额2858.62亿元。深化执行机制创新,在全国首创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帮助2100余家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加大打击规避执行工作力度,全面推广打击拒执犯罪“余江自诉模式”“会昌公诉模式”,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827人次。
解读
易有禄:江西法院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努力让更多的真金白银装进胜诉当事人的口袋。江西法院通过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为这部分被执行人提供了修补信用裂痕的机会,在保障执行人利益的同时,也有助于维持被执行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指尖诉讼”
全面建成移动微法院,实现绝大多数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网上立案360454件,网上开庭464258次,让群众在“掌心里、指尖上”办理诉讼事务。建成在线调解平台,在线解纷295977件。
解读
徐英荣:江西法院深化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通过运用远程视频提讯系统提审被告人、开庭,解决了在押刑事被告人不便出所的难题。万安法院还通过“微信面对面,隔屏打官司”。这一创新做法入围了江西正能量“五个十”网络精品评选。
近年来,江西法院已在线调解案件近30万件,既促进了社会和谐,又减少了解纷成本,综合效果很好。
乡村振兴
联合出台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124713件,保障和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6538名农民工追讨欠薪1.61亿余元。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建成标准化、规范化人民法庭317个。
解读
易有禄:江西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加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及基层组织的协调联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执行,优先处理涉农执行案件。同时,江西法院建立健全人民法庭参与、繁简分流、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家事案件审执配合、农村环境保护、涉执信访综合调处化解等工作机制,构建乡村特色执行工作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