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段炳铁 全媒体记者黄婉琼)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南站派出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以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优化警务运行模式,推进社会治理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引领基层警务管理、社会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治理效能不断提升。2022年以来,该所接处警、刑事警情、涉黄赌警情、电诈案件大幅下降,破案率直线上升。辖区治安秩序、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全面提升。
入户走访排查隐患
“咚咚咚……”曾老汉家请的水工来踹门要钱了,家住南昌市西湖区二七南路中山村的80多岁曾老汉拨通了社区民警袁俊的电话:“袁警官,你赶紧来一下,我家里有点事……”
2022年10月21日晚,正在值班的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南站派出所社区民警袁俊接到电话,立刻起身往曾老汉家走。
曾老汉是独居老人。半个月前,曾老汉家里漏水严重,于是通过熟人找到了做水工的蔡某某,双方商定蔡某某工钱为6000元。随后,蔡某某花了半天时间就完工了。曾老汉觉得自己上当了,只支付了2000元。
说好的价格变了卦,蔡某某也变了脸,坚称之前谈好多少就是多少,一分钱都不能少,好几次去曾老汉家要钱,还扬言要打人。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袁俊到了之后,先是安抚蔡某某的情绪:“有事好商量,曾师傅(曾老汉)年纪这么大了,你也是40多岁的人了,他的年龄都能当你父亲了,可别把他吓出病来。而且你这样天天来也累……”经过袁俊的劝说,蔡某某的态度也缓和了下来。后来,曾老汉的儿子也赶了回来,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曾老汉支付4000元给蔡某某。
从警17年,这样的调解经历过很多,袁俊心中的成就感并没有减少。
1月10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南站派出所依托入户走访开展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综合分析找准纠纷的症结所在,将矛盾纠纷化解到萌芽状态。统计显示,该所2022年收集民情民意70余条,消除安全隐患60余处,排查化解邻里纠纷50余起,为辖区群众办好事实事60余起。
“警银联动”护好钱袋子
2022年10月18日0时,南昌市西湖区居民黄大妈接到了在海外留学的“女儿”打来的电话,让她立即转账汇款3万英磅过去急用。黄大妈将此事告知了好友吴某,吴某参加过反诈宣传活动,知道类似的诈骗案例,便带着黄大妈一起咨询了辖区民警。民警经过调查,认定这是一起正在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避免了黄大妈的损失。
南站派出所所长张陆表示,该所充分结合入户走访,深入辖区企事业单位、金融网点、培训机构、公司楼宇及社区等地开展反诈宣传和推广。
2022年1月,民警魏涛接到辖区工商银行天佑路支行报警称,一涉诈人员在该行办理业务,魏涛随即将该人带回接受调查。经查,该人为牟利,用银行卡帮助他人收取电信网络诈骗赃款,涉案金额1.1万余元。
这是该所实行“警银联动”机制的一个缩影。据悉,该所针对辖区宾馆旅店业严格落实反诈主体责任,配发语言提示器和完善“三色分级预警”动态考核机制等。2022年以来,该所辖区共发生29起电诈案件,同比去年下降62.3%,共成功劝阻3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有效保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1+N”网格化融警
租住在中山村的杨女士是进贤人,因为离异,自己带着两个女儿生活,靠在小区支摊剪发为生。
袁俊看她生活艰苦,比较关心她。2021年,得知她女儿需要转户口,袁俊主动帮着办理。“她有个什么事情都会找我,比较信任我。”去剪发的时候,杨女士不肯收钱,但袁俊执意要给,有时候还多给一点。这是南站派出所零距离服务群众,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生动写照。
2022年5月,洪城义警“火车站义警队”成立,从最初的5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人。这支队伍积极配合民警进行治安巡逻、安全防范、反诈宣传等工作,成为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可靠力量。
记者了解到,2018年,南站派出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探索推出“1+N”网格化融警机制。该机制将包括治安民警、巡逻民警和专职社区辅警等一切警力整合进网络;将城管中队、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小区业主委员会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夕阳红”调解队、中介机构等工作人员以及治安积极分子、社区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员、楼栋长等发展为网格员,充实网格力量,打造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张陆表示,该所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下沉警力村社区,加大巡逻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有效提升整体治安防范能力。同时,全面提高窗口服务效率,从“只跑一次”向“只跑一站”升级,推出了延时服务、送证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家住南昌市西湖区桃苑中路桃苑心雨花园小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有时候凌晨一两点还在外面吃夜宵,因为“街道经常能看到警灯,心里就感到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