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791-86849275
广告热线
0791-86847125
 
    大 江 网  |  首  页   第一看点  |  法律援助   维权热线  |  公告栏  |  政法要闻  |  江西警方  |  维权调查  |  公益律师进社区  |  法律圆桌  |
    综合新闻   今日聚焦   检察周刊  |  法院连线   交通周刊  |  特刊秀  |  江西消防  | 平安江西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新法治报  >  特刊
微光点亮街巷阡陌
江西平安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助力平安江西建设
【字体:    】 新法治报  2025-03-31 04:47:25  来源:大江网-新法治报  编辑:冯兆明  作者:温娅 王晓明

  清晨的南昌老城区,“洪城义警”沿着社区楼栋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午后的豫章师范学院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学生李嘉尉将随意停放在区域外的电动自行车一一摆放整齐;傍晚的景德镇旅游景区,黄师傅热心地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平安志愿者。

  据了解,截至2024年,江西共有265万名平安志愿者。他们活跃在街头巷尾、车站广场、社区文明实践站,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犹如一股股涌动的暖流,成为平安江西画卷的生动注脚。

  ◎文/温娅 全媒体记者王晓明

开展志愿活动(图/受访单位提供)

  群防群治构筑坚实防线

  近日,来自湖南的汪女士在小平小道陈列馆游览期间突感身体不适,身为“洪城义警”也是陈列馆保安的夏仁知晓后,即刻联系当地社区民警蔡辉辉。不到10分钟,蔡辉辉便带着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对汪女士进行救治。“‘洪城义警’的帮助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汪女士事后赞扬道。

  近年来,为解决社区治安问题,南昌不断激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发动群众力量,扩大“洪城义警”队伍,形成了“民警主导、义警辅助、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新模式,汇聚起平安建设合力。截至2024年,南昌市共有11.2万名“洪城义警”,开展各类志愿活动8.5万余次。

  “老黄,我家房顶渗水快半个月了,楼上迟迟不肯出面解决,能不能评评理?”2024年6月25日,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区的业主李女士向九江市公安局浔阳区分局庐山南路派出所“老黄调解室”求助。了解情况后,“志警”老黄把双方请到调解室,喝茶、普法、讲理……在轻松的氛围中成功化解双方矛盾。

  据了解,2023年,九江市公安局为全力推进群防群治队伍提档升级,搭建了市、县、乡、社区四级组织架构,形成“九江志警”组织体系。成立一年,“九江志警”参与巡逻巡查达10.2万人次、开展文明交通劝导2.6万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0余起。

  记者了解到,连续6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的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1548名实名注册的平安志愿者,组建了15支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不定期深入车站、学校、医院、社区、超市、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开展平安志愿活动。2024年,该局累计组织开展平安志愿活动1306场。

  普法宣传、治安巡逻、安全检查、多元解纷……为汇聚起平安建设的强大力量,我省各地各部门积极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

  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

  近年来,南昌的地铁站出现了一支由青年力量组建的小鲜鹭平安志愿服务队。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每逢节假日、重大赛事活动,小鲜鹭平安志愿服务队总是冲在一线,积极与地铁站对接,精准高效地开展志愿服务。

  同时,这支队伍以“小鲜鹭公益”品牌为抓手,整合资源,为不同社会群体送去关爱和温暖。创新设立“小鲜鹭西瓜园”,为南昌县黄马乡白城村困难户解决就业问题;打造“童心港湾”公益阵地,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村伢游学成长营”公益项目,牵手500人次留守儿童走进南昌,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体验地铁志愿服务。

  “阿姨您看,这种‘保健品特效药’链接千万不能点!”3月16日,在南昌县一广场上,一群身着平安江西志愿者红马甲的东华理工大学学生拿着防诈宣传单,向群众讲解电诈常见的套路及应对方法。这是江西省教育普法研究中心组织高校志愿服务队开展“3·15”反诈宣传的场景,也是江西高校青年参与平安建设的创新实践。高校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延伸,将青年力量注入社区安全建设,形成社会服务与校园实践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

  在豫章师范学院宿舍周围的主干道上,一群身穿荧光马甲的身影每日穿梭于车流之间。他们是由该校保卫处于2024年11月牵头组建的首支校园平安志愿者服务队。这支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队伍正以独特的方式成为校园里亮丽的风景线。

  此类志愿服务在赣鄱高校已成体系。南昌工程学院志愿者以趣味宣传问答进社区活动,普及各类安全知识;九江学院志愿者多形式开展“平安护夏”活动,共筑暑期生命防线……

  这些青春的身影既在电动自行车停放区编织着文明经纬,也在街头巷尾构筑起反诈防火墙,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志愿者“从点滴做起”的责任担当。

  “凡人微光”照亮街巷阡陌

  每天一大早,在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河街道画眉楼社区,总能看到一位老人穿着红马甲穿行于街头巷尾,开展安全巡查。从楼道消防设施检查到窨井盖松动报修,从排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到帮助独居老人确认门窗安全,这位老人日均2万步的轨迹覆盖社区每个角落。

  “做志愿服务二十多年来,我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精神上也得到很大的满足,这让我特别快乐。”谈及作为志愿者的日常工作,今年68岁的黄绍平话语间带着几分自豪。

  黄师傅的爱心志愿服务可不止局限在社区这片小天地。每逢节假日,景德镇市各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时,总能看到黄师傅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芳感慨,“黄师傅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基层平安建设需要更多这样的‘凡人微光’。”

  在平安志愿者扎根社区、织密基层防护网的过程中,心理疏导已成为其服务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志愿者以倾听化解矛盾,用陪伴缓解独居老人的孤独感,在突发事件中为当事人提供及时的情绪安抚,成为群众身边的“心灵守护者”。

  “我背着十多万元债务,这些年运气太差,日子实在难熬……”今年1月21日,一名赣州籍男子拨通了平安志愿者赖爱清的电话。随着交流的深入,赖爱清了解到,该男子因不堪夫妻关系失和的重负,有轻生的打算。赖爱清凭借专业素养,运用共情技巧,耐心引导对方倾诉内心的苦闷。经过近半个小时的交流,来电者的情绪逐渐平复。最终,经过多方努力,一场危机得以化解。

  治安巡逻筑牢平安防线、暖心服务共建和谐家园、用爱守护点亮希望之光,平安志愿者在赣鄱大地上散发的点点星光,见证着平凡人的不凡力量,全省265万名志愿者以15.3万场次“我为人人”的温情接力,构筑起社会治理共同体。流动在街头巷尾的“红马甲”,如同赣江的支流,虽细却绵长,汇聚成守护平安江西的磅礴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中国人保
本网专稿 更多 >>
-林俊杰演唱会期间 国体中心周边临时交通管控
-【视频】6月1日至2日 南昌地铁末班车延后至23:30
-200组亲子家庭齐聚南昌 共庆“六一”
-多收患者医疗费用 江西一卫生服务站被罚36.2万元
-公安部发布全国“公安楷模”魏和友先进事迹
-《江西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6月1日起施行
视觉江西 更多 >>
橙视频 更多 >>